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初现成效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3日 16:36:00  来源: 云南网-保山日报网

原标题: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初现成效

经过近5年的建设,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今这里已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都市人群休闲观光的首选之地。

42岁的范德乔是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东方村范家村小组村民。多年来,他一直在外地打拼,2016年,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流转了他们家的土地。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他发现,不仅回家道路变成了柏油路,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也发生了变化:田块阡陌纵横、一条条宽敞的水泥机耕路四通八达、蓄水池、水管、配电箱分布其中,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雏形。

工人在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劳作。(6月16号摄)

看到这样的景象,农村出身的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我回家的时候看到,我们这里的土地已经规划成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建好了,种田种地不像以前那么吃力了,我觉得可以在这里发展现代农业,像外省那些地方一样,用机械化管理,能节省成本,我也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回来带动我们本地方的经济发展。”范德乔说。

2019年7月,范德乔和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签订了为期30年500亩土地的租赁合同,用来种植洋芋、玉米等农作物。今年六月,洋芋开始迎来丰收,虽然是第一年种,但仍取得亩产1.5吨的好收成。范德乔说,两三年后洋芋的亩产量可以达到3至5吨。

在范德乔的洋芋地里,青储还田机、土豆收货机轮番上阵,一个个圆润的洋芋就破土而出,村民将分捡好的洋芋放进推土机里,机器沿着机耕路直接送到了堆放点。田野上,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的欢笑声汇成一片。

东方村村民杨巧妹从去年年底来到园区打工,她说:“家里土地流转了,每年有1500元,在园区打工,每月还有2000元的收入,每年单我一个人就可以挣两万多元,而且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来自黄毛社区的孟忠兴在这里担任总管,他说,到收种季节,附近的村民都到这里务工,人数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20人左右。

村民们在园区捡收土豆。(6月16号摄)

今年,范德乔还准备向园区租地1500亩,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有收入。

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位于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和万亩东山森林公园之间,规划面积2.5万亩,涉及河图街道、金鸡乡11个村(社区),概算总投资41亿元。功能定位为乡村休闲度假、农耕文化展示、现代科技示范、都市农庄体验为一体的中国农业公园、国家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目前,项目在“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休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实现良好发展,花卉、蔬菜、水果产业区流转土地1.23万亩,平整土地1.1万亩,完成种养面积10171亩。群众通过参与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从一份种田收入,变成“土地租金+务工收入”两份收入,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寸喜梅 宋延龄)

责任编辑:张潇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