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保山昌宁县:小产业撬动大脱贫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10:27:32  来源: 云南网-保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小产业撬动大脱贫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昌宁县立足山区农业县实际,对难以大规模发展的产业和规模农业难以覆盖的人群,合理引导群众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在珠街乡羊街村,每天中午是郭明红夫妇最繁忙的时候,下地割草、拌料、喂牛。夫妻俩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才能把80多头牛喂饱。郭明红2013年开始养黄牛,2018年末规模发展到97头、出栏36头,实现销售收入43万元。在郭明红的带动下,周边群众也开始养殖黄牛,并实现了增收。“这几年,周边农户看到我在养殖方面尝到了甜头,看到我确实增收了,他们也大力开展黄牛养殖。”郭明红高兴地说。

  2018年,郭明红牵头成立了昌宁县彝家万人山货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邻“抱团”发展黄牛养殖。目前,合作社入社社员186户,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2户。

  与郭明红饲养大牲畜不同,珠街岔河村村民郭成春则在小家禽上做起了文章。他带动50多户群众养殖生态土鸡,在自己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实现了共同增收致富。据郭成春介绍,“前些年,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别的产业也不敢想,去外边跑跑之后就想着养生态土鸡,现在房子盖起了,车子买了,赡养老人有保障了,供娃娃读书也没有问题了。”

  在漭水镇河尾社区,村民于光宏依托发展庭院经济和经营蔬菜、百货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作为我本人来说,我是2013年开始做起蔬菜小买卖的,起步时候只服务3所小学400多人的食材。”于光宏介绍,“后来逐渐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供送着7所学校2000多人的食材,我的家庭就是靠这个慢慢地富裕起来的,这两年,每年的利润都有8万多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昌宁县立足自然条件、当地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让每户的“小”变成区域的“大”,形成产业经营规模效应,逐步构建“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户户增收”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产业发展模式,助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前,该县已规划实施“四小工程”的贫困户共计19700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90%。

  在产业发展上,昌宁县坚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人制宜,实现大小兼顾、长短结合、合理布局,形成了粮食、蔗糖、果蔬、“两烟”、茶叶、核桃、中药材、畜牧等产业群。目前,全县已有180万亩核桃、31万亩茶叶、19.3万亩澳洲坚果、12万亩蔬菜、7.2万亩蚕桑、5.7万亩果园,先后被列为中国优质红茶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生猪调出大县、泡核桃生产基地县和全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张忠海)

  

责任编辑:吴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