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大浪坝:扶贫助农路上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6日 18:01:25  来源: 云南网-保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大浪坝:扶贫助农路上按下“快进键”

  近年来,在帮扶企业、挂钩单位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隆阳区瓦窑镇大浪坝村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民所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下了全面建成小康“快进键”,加速推进全村脱贫摘帽。

  大浪坝村位于瓦窑镇南边32公里,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而耕地面积仅有五百多亩的山区村,有4个村民小组244户877人,长期以来,缺水问题一直阻碍着这里的生产,村民大多都过着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

  如今走进大浪坝村,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水泥路平坦整洁并且通到了家门口,村里汽车、三轮车运转的更快了,少了人挑马驮。道路边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还摆上了垃圾桶。村里建起了垃圾焚烧池,集中焚烧生产生活垃圾。村里建起了崭新的活动室、活动广场。昔日沉寂的小山村,迈入了脱贫攻坚快车道。

  排解民困抓根本

  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力,大浪坝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堪的道路,如今已开始在水泥路、柏油路两旁进行植树造绿,栽种马蹄荷、含笑、银杏、樱桃等树苗。

  “在村里得到这份稳定工作,生活开支有了保障,顺便还会监督道路卫生。”负责村里道路及活动场的打扫,村里垃圾运送等工作的建档立卡户杨贵金说。杨贵金患有脑梗和痛风,田地里的活计大部分是妻子在操心着,靠种点玉米维持生计,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杨贵金进行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还养上了几十只旱鸭创收。杨贵金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们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了,有点病痛担心住院承担不起费用。”

  产业帮扶解民忧

  跟着扶贫工作队员来到华文亮的旱鸭养殖基地,鸭圈里活动着上千只旱鸭,这些鸭子健硕且充满活力。主人华文亮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旱鸭,每天早上一起来先去鸭圈了逛一圈,结果鸭子热情地把他团团围住,他十分欣慰。“要不是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他也想不到通过养旱鸭来致富,利用村里闲置了二十年的空地,办起了养殖基地。”华文亮说。

  旱鸭是养了,如何卖出去让华文亮十分苦恼。扶贫工作队得知消息后,四处打探旱鸭销路,甚至还跑到保山城里、腾冲等地找商家来收购旱鸭。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队联系好四家商家收购旱鸭,成功为华文亮打通销路。曾经单靠开拖拉机运送货物的华文亮,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产业梦”。产业扶贫是有效又长久的扶贫方式,帮贫困山区谋出路,谋产业,既能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又能带领贫困户既要苦干,又要巧干,大浪坝陆续开展了蚕桑产业、泡核桃产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产业。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通过村委会进行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扶贫工作队走访入户,调动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大浪坝村民小组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号召下,村民们同心协力,加速将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陈德华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