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宁农村电商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这个电商平台真是好!键盘轻轻一敲,轻轻松松就把我缝制的服装卖了,而且价钱也卖得好,我一年有20多万元收入,还带动了两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昌宁县湾甸乡上甸社区身患残疾的村民陈潞,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缝制的傣族服装,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该县立足行业和部门实际,抓住电商在农村蓬勃发展的机遇,突出党建领航,将基层党建与电子商务、脱贫攻坚相结合,努力让电商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目前,已建成昌宁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3个县级服务中心,以及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3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71个,在“乐村淘”开设电商实体店和代办点数量122个,累计交易总额超过9.13亿元,实现农产品线上交易4.7亿元。
借助电商平台,该县的主要产业泡核桃、茶叶等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2018年,全县泡核桃产业产值达11.12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达22.3亿元、果蔬产业产值达4.026亿元,带动全县30多个果蔬种植村走上致富路,推动湾甸、鸡飞、柯街、田园、大田坝等乡镇的多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该县还探索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村”等电商扶贫模式。大田坝镇文沧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金兰依靠电商扶贫, 2016年实现了脱贫。目前,李金兰不仅自己卖农产品,还做起了淘宝代购,帮助周围不会网购的村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柯街镇玉地里社区,利用油桃产业和温泉资源,采取“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了集体验农业、果品采摘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电商示范村。
随着该县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有知识、懂技术、热爱家乡的青年人才纷纷回乡发展。在全县100多个农村淘宝服务站的负责人中,有八成是外出务工返乡人才,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带动当地农民创业,帮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增收致富。(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