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腾冲“闹元宵”:文化志愿服务暖人心 优秀传统文化放异彩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1日 15:38:59  来源: 云南网-腾冲新闻网
分享至:

  原标题:腾冲“闹元宵”:文化志愿服务暖人心 优秀传统文化放异彩

  元宵节之日,腾冲市腾越文化广场灯如海、人如潮。腾冲市2019年“闹元宵”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花灯、观舞狮、猜灯谜,欢欢喜喜“闹元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志愿服务传真情 爱心奉献温暖人心

  近年来,腾冲市一大批文化志愿服务人员活跃在城乡,他们本着“奉献社会、志愿服务、关心他人、共同进步”的准则,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他们在给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慰藉的同时,也鲜活地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在2019年“闹元宵”系列活动中,就有很多文化志愿服务者,始终在无怨无悔地做着志愿服务,他们走到哪里就把文化的种子带到哪里。有人评价说:“他们默默奉献,乐此不疲,秉持对文化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受人欢迎的文化传播者,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了腾冲大地的每个角落。”

  据腾冲文化馆馆长段应宗介绍,一名来自烟草公司的年轻妈妈,目前仍然在休产假之中,她的孩子不足100天,但是仍然克服重重困难,背着孩子不断地排练、彩排而后登台演出。她的婆婆也来了,给了她最踏实的陪伴。来自界头镇的一民间歌手,放下手中的活计,自己花钱购买了演出服,来参加“闹元宵”系列文化活动。这两个人只是众多参与“闹元宵”文化活动的文化志愿服务者的一个缩影。

  除了台上表演的众多文化志愿服务者外,台下也有一大批来自腾冲市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为“闹元宵”系列活动提供志愿服务。2月17日,由于天气突变,夜半的狂风暴雨将现场的音响吹倒损坏。为了保证正常演出,志愿人员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及时对音响进行抢救并彻夜未眠守候在了广场上。2月18日、19日,有20多名文化志愿者在现场协助维护秩序,露天的表演现场非常的干净,随时随地都有志愿者管护环境卫生。表演结束后,仅仅几分钟的时间,观众席上桌椅板凳很快就全部收好,表演场地收拾得妥妥当当。夜色朦胧中,那一个个穿着鲜艳红马甲的身影,成为了广场上最温暖人心的所在。

  当日,活动现场还有猜灯谜;流动图书车服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90年图片展;爆竹声中迎新岁——新春古诗词展;期刊、报纸赠阅,图书馆宣传资料发放;现场办证、解答咨询;数字阅读推广(含手机移动图书馆APP推广使用)等,吸引了3000多读者群众热情参与。

  文化志愿服务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农村缺图书馆、农家书屋图书少的难题,腾冲市文广局采用流动书屋的形式送书下乡,进学校、进社区,构建起了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社区)图书馆室为基础,企事业单位、学校图书馆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同时,每年的“三下乡”活动,腾冲相关部门亦通过专业的文化服务,为村民送“福”、送“演出”、免费拍全家福,照亮群众文化生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承载群众的文化梦

  腾冲风俗,元日祀天地祖先,门植双松,纸彩悬门,民间往来贺岁;自正月初一至初九日,至宝峰山、云峰山,万人朝山;立春日,男女齐赴城看春,以饼酒相馈;元夕看灯,有鱼龙诸杂戏;次夕,男女携伴游新桥,插香于道,相传可以祛疾。腾冲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散布城乡各地的文化志愿服务者为周围的群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达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实现群众的文化梦。

  文化传承,如火炬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就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腾冲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市,各族人民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其中包括汉族的洞经古乐、花灯、仙灯、鱼灯、茶灯、皮影、扬琴、抬阁、鱼鼓、耍龙舞狮等;佤族的清戏,傣族的嘎光、嘎秧、傣戏、麒麟舞、白象舞;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及跳嘎、三弦舞等等,不胜枚举。今年的“闹元宵”系列活动,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大放异彩。

  其中,台阁作为中国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传入我市民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艺术,唯腾越镇仅有。此前,腾越镇的大洞台阁已经50年没有表演,去年在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举全村之力方才复演。而腾越镇的上绮罗台阁也是时隔20多年,经典再现。

  鱼灯,是腾冲花灯的古老剧目,多于春节表演,仅存于曲石、北海等少数偏僻山区。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胡大海经略浙东,驱逐倭寇,保民平安。明军初习海战,又逢潮涨逆流,难以抵抗。幸得鳌鱼兴风作浪,冲得敌船人仰马翻,倭寇损兵折将,仓惶败退。胡大海将鳌鱼助明的事上奏朝廷,洪武帝闻之大喜,敕赐鳌鱼龙头鱼身,封安海神。此后,逢年过节,人们都要演鱼灯。

  采访之中,此次在传统灯会上参演《白象纸马舞》非遗节目的荷花羡多社区永乐寨手艺人钱文明告诉记者,他从20多岁起就开始制作象脚鼓,是腾冲唯一能做象脚鼓的民间艺人。因为自身喜欢傣族舞蹈,于是就自己制作做也跳。然而,制作每个象脚鼓都会耗时耗力,需要大山里的树形较好的野香椿树才可以制作,且每个象脚鼓都要15天左右才可完成。但是,那么多年过去,尽管买的人并不多,但还是一直在做。

  以前,白象、纸马舞要逢年过节才进行表演。现在表演的机会多了很多。谈及感受,钱文明高兴地说:国家好了,才能发展各种民间文艺,盛世文化兴啊!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腾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一直在不断改进,增加了文化娱乐性和吸引力,同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闹元宵”系列传统灯会上,11个非遗的展演展现了腾冲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力量,让人看着激动人心。台上的表演者,上至80高龄,下至幼儿园稚童。几位非遗传承人有的携带儿孙,有的夫妻二人同时登台演出,表演活灵活现,惹得台下的观众不断拍手叫好。记者发现,观众席中的市民看得很激动,也不乏一些老爷爷老奶奶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仍然互相搀扶着在一旁观看,特别的感人。

  不仅如此,现今的仙灯在继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符合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比如土地的一段念白已改为:“一扫风调雨顺、二扫国泰民安、三扫家家清吉、四扫四季发财、五扫五谷丰登、六扫腾冲创文成功,全市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朋友圈都刷屏了!”。青菜汤中的一段唱段已经革新为:“青菜汤、青菜汤,文化干事我来当,广场舞蹈才普及,传统文化又弘扬……”还有这样的唱段,融入了腾冲成功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等内容,更具有了深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让腾冲特有的传统文化魅力焕发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新时代下的腾冲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了一枚鲜亮的文化符号,亦成为了一束火炬,在腾冲大地上薪火相传。

  闹元宵活动剪影

  (记者 杜加从 周宏武 刘正凡 官智钦)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