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冲机场通航十年实现跨越发展
十年耕耘,腾飞共赢。1月23日,记者从腾冲机场通航十周年航空旅游宣传推介会上获悉,自2009年1月腾冲机场正式建成通航以来,机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滇西边境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改善了保山和腾冲的交通面貌、投资环境和对外开放形象,对推动腾冲边境贸易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腾冲年接待游客人数从2008年的288.5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1626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从12.5亿元上升到185亿元。
为适应腾冲经济的快速发展,突破腾冲长期以来“大区位小交通”的格局,缩短腾冲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吸引更多旅客和商家的眼球,使腾冲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与发挥。2003年腾冲县委、县政府开始筹备机场建设事宜,2006年5月,腾冲机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2007月2月开工建设,2009年1月机场正式通航。
作为云南首家县级机场、首家一市两场的机场之一,同时也是云南机场集团首家独立法人机场。经过十年的发展,腾冲机场发挥了民航机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自机场建成运行以来,破解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交通瓶颈,唤醒了遗落边地的汉文化,促成了“极边”全域旅游新格局,递出了热情好客景美的新名片。机场成为腾冲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成为航空与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成功实践。
据介绍,腾冲机场于2009年1月建成通航,不仅是云南第一个县级机场,还是中国距陆路边界最近的民用机场。2011年即超过了50万人次的设计目标,达到中型机场规模,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支线机场。
通航以来,腾冲机场共有东航、祥鹏、川航、重航、昆航、深航、国航和西部航空等9家航空公司先后开通了腾冲至昆明、丽江、西双版纳、大理、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郑州、西安、长沙、南京、珠海、贵阳、青岛等22条省内外直飞和经停航线。累计开通航线22条,起降航班6600余次,运送旅客659万余人次。特别是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达117万人次,成为云南省第6家百万级机场。
10年来,腾冲机场为保山市搭建了大开放、大发展的平台,为全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机遇。尤其是腾冲,年接待游客人数从2008年的288.5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16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2.5亿元上升到185亿元。
据云南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鑫透露,十三年前筹建腾冲机场时空中直线距离60公里的范围内,已经有保山机场和芒市机场,在当时全省机场最集中的地方新建县级机场,各方对腾冲机场发展的预期并不看好,但通航十年事实证明这条路走正确了。腾冲机场在建设时期就开创了民航发展“腾冲速度”,一期工程从正式开工建设到通航只用了两年时间;201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通航两年便超过了一期建设规划目标;2018年,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17万人次,T2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设施设备焕然一新,保障条件全面升级,腾冲机场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腾冲速度”持续被刷新,成为云南机场集团第六家百万级机场,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旅游支线机场之一。
腾冲机场通航后,迅速以其方便快捷和无可替代的优势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在取得较好运行成绩的同时,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取得共赢,对改善交通状况,提升投资环境、增强文化活力、促进开放交流的作用最为突出。
近年,腾冲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持续深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目前,腾冲已逐步成为国家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2015年8月24日,腾冲关于省直辖市的申请获国务院批准,经济和政策资源不断放开,腾冲投资环境改善、旅游资源开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腾冲机场以立足腾冲为出发点,积极开拓航空市场,力争恢复开通省内环线航班,使省内旅游资源互补。同时,以连通国内为着力点,做好省外航班开通工作,把游客吸引到腾冲来,加强边疆城市与内地大中城市的紧密联系,使航空航线网络趋于不断健全,并以面向国际为目标,早日实现口岸开放,实现航班量、客流量大幅攀升。
“十三五”期间,腾冲机场将充分把握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全面做好市场研判,加快跑道延长和口岸机场工程建设,适时开通面向缅甸、印度、泰国、台湾等国际及地区航线,构建新的跨国航空旅游线路和经济贸易走廊。(龚祖金)